公元前四世纪 二〇年代(前三八〇—前三七一年)

“周安王二十二年齐田剡八年鲁穆公三十年晋孝公十三年秦献公五年魏武侯十七年郑康公十六年韩文侯七年宋休公十六年赵敬侯七年楚肃王元年燕僖公二十三年齐康公二十五年卫慎公三十五年”

1、齐国(首府临淄“〔山东省淄博市东临淄镇〕”)攻击燕国(首府蓟城“〔北京市〕”),占领桑丘(河北省徐水县)。

2、魏国(首府安邑“〔山西省夏县〕”)、韩国(首府平阳“〔山西省临汾市〕”)、赵国(首府邯郸“〔河北省邯郸市〕”),联合攻击齐国,大军抵达桑丘。

“周安王二十三年齐田剡九年鲁穆公三十一年晋孝公十四年秦献公六年魏武侯十八年郑康公十七年韩文侯八年宋休公十七年赵敬侯八年楚肃王二年燕僖公二十四年齐康公二十六年卫慎公三十六年”

1、赵国(首府邯郸“〔河北省邯郸市〕”)突袭卫国(首府濮阳“〔河南省濮阳市〕”),失败。

2、姜姓齐国(首府临淄“〔山东省淄博市东临淄镇〕”)国君(三十二任康公)姜贷逝世,没有儿子。由田姓齐国政府,把两个海滨小城,并入版图。姜姓齐国就此灭亡(前一一二二年至前三七九年,立国七四四年)。

3、田姓齐国(首府临淄)国君(三任桓公)田午逝世,子田因齐继位,是为后来建立的齐王国第一任王。(威王。此项记载有误,田午明年“〔前三七八年〕”才继承国君之位。)

“周安王二十四年晋孝公十五年鲁穆公三十二年魏武侯十九年秦献公七年韩文侯九年郑康公十八年赵敬侯九年宋休公十八年燕僖公二十五年楚肃王三年卫慎公三十七年齐田剡十年”

1、狄部落(山西省北部)在浍水(山西省翼城县南浍河。浍,音kuài“〔块〕”)大败魏国(首府安邑“〔山西省夏县〕”)边防军。

2、魏国、韩国(首府平阳“〔山西省临汾市〕”)、赵国(首府邯郸“〔河北省邯郸市〕”),联合攻击齐国(首府临淄“〔山东省淄博市东临淄镇〕”),大军抵达灵丘(山东省茌平县)。

3、晋国(首府新田“〔山西省侯马市〕”)国君(三十九任孝公)姬倾逝世,子姬俱酒继位(四十任),是为靖公。

4、*齐国(首府临淄)国君(二任)田剡逝世,子田午继位(三任),是为桓公。

“周安王二十五年晋靖公元年鲁穆公三十三年魏武侯二十年秦献公八年韩文侯十年郑康公十九年赵敬侯十年宋休公十九年燕僖公二十六年楚肃王四年卫慎公三十八年齐桓公元年”

1、蜀国(首府成都“〔四川省成都市〕”)攻击楚王国(首都郢都“〔湖北省江陵县〕”),占领兹方(四川省奉节县)。

2、卫国(首府濮阳“〔河南省濮阳市〕”),孔伋(子思)向卫国国君(四十一任慎公)卫颓,推荐苟变,说:“他的才干可以指挥五百辆战车作战。”卫颓说:“我知道他的军事才能,但苟变曾经当过税务员,有次平白吃了民家两个鸡蛋,品德上有瑕疵。”孔伋说:“政府任用官吏,跟建筑师选择木材一样,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巨木高耸云际,几个人都合抱不住,却有几尺朽烂,优秀的建筑师不会不用它。现在,我们正处在大混战时代,应该积极物色英雄豪杰,却为了两个鸡蛋,丧失一员大将,这话可别让别国听见才好。”卫颓再三致谢说:“我接受你的指教。”

卫颓做了一项错误的决定,全体官员却一致赞扬那决定非常正确。孔伋对公丘懿子说:“我看你们卫国,真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君不君,臣不臣”,《论语》引齐国“〔首府临淄·山东省淄博市东临淄镇〕”国君“〔二十六任景公〕”姜杵臼的话。)公丘懿子说:“怎么会糟到这种程度?”孔伋说:“领袖人物经常的自以为是,大家就不敢贡献自己的意见。做对了而自以为是,还会排斥众人的智慧。何况做错了而仍自以为是,硬教大家赞扬,那简直是鼓励邪恶。不问事情的是非,而只一味喜欢听悦耳的声音,可以说绝顶糊涂。不管那是不是合理,而只努力露出忠贞嘴脸,满口顺调,那就是马屁精。君主昏庸、官员谄媚,而高高坐在人民头上,人民绝对不会认同。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国家必亡。”

孔伋告诉卫颓说:“你的国家,恐怕将要没落了。”卫颓说:“什么原因?”孔伋说:“当然有原因,领袖说一句话,自以为是,官员们没有一个人敢指出他的错误;官员们说一句话,自以为是,民间没有一个人敢指出他的错误。领袖和官员,都自以为英明盖世,属下的小官小民也同声赞扬他们果然是真的英明盖世。马屁精就有福了,指出君王错误的人一定大祸临久。如此这般,有益于国家的善政,怎能产生?《诗经》说:‘都说自己是圣贤,谁分辨乌鸦的雌雄?’听起来好像就是指的你们。”

3、鲁国(首府曲阜“〔山东省曲阜市〕”)国君(三十一任穆公)姬显逝世,子姬奋继位(三十二任),是为共公。

4、韩国(首府平阳“〔山西省临汾市〕”)国君(三任)文侯(名不详)逝世,子哀侯(名不详)继位(四任)。

“周安王二十六年晋靖公二年鲁共公元年魏武侯二十一年秦献公九年韩哀侯元年郑康公二十年赵敬侯十一年宋休公二十年燕僖公二十七年楚肃王五年卫慎公三十九年齐桓公二年”

1、周王国(首都洛阳“〔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国王(三十九任安王)姬骄逝世,子姬喜继位(四十任),是为烈王。

2、魏国(首府安邑“〔山西省夏县〕”)、韩国(首府平阳“〔山西省临汾市〕”)、赵国(首府邯郸“〔河北省邯郸市〕”),联合行动,罢黜晋国(首府新田“〔山西省侯马市〕”)国君(四十任靖公)姬俱酒,贬作平民,瓜分残留下来的一小块国土(新田“〔山西省侯马市〕”),晋国从此覆亡(前二年至前三七六年,立国七三七年)。

“周烈王元年齐桓公三年鲁共公二年魏武侯二十二年秦献公十年韩哀侯二年郑康公二十一年赵敬侯十二年宋休公二十一年燕僖公二十八年楚肃王六年卫慎公四十年”

1、日食。

2、韩国(首府平阳“〔山西省临汾市〕”)攻陷郑国首府新郑(河南省新郑县),郑国亡(前八〇六年至前三七五年,立国四三二年)。韩国遂把首府迁到新郑。(韩国首府不知什么时候曾移阳翟“〔河南省禹州市〕”,只知道本年“〔前三七五年〕”首府由阳翟迁往新郑。)

3、赵国(首府邯郸“〔河北省邯郸市〕”)国君(三任敬侯)赵章逝世,子赵种继位(四任),是为成侯。

“周烈王二年魏武侯二十三年鲁共公三年韩哀侯三年秦献公十一年赵成侯元年宋休公二十二年燕僖公二十九年楚肃王七年卫慎公四十一年齐桓公四年”

本年无记载。

“周烈王三年魏武侯二十四年鲁共公四年韩哀侯四年秦献公十二年赵成侯二年宋休公二十三年燕僖公三十年楚肃王八年卫慎公四十二年齐桓公五年”

1、燕国(首府蓟城“〔北京市〕”)在林狐(今地不详)击败齐国(首府临淄“〔山东省淄博市东临淄镇〕”)军队。

2、鲁国(首府曲阜“〔山东省曲阜市〕”)攻击齐国,陷阳关(山东省泰安市东南)。

3、魏国(首府安邑“〔山西省夏县〕”)攻击齐国,大军抵达博陵(山东省茌平县西北)。

4、燕国国君(三十五任)僖公(名不详)逝世,子桓公(名不详)继位(三十六任)。

5、宋国(首府睢阳“〔河南省商丘县〕”)国君(三十二任休公)宋田逝世,子宋辟兵继位(三十三任),是为辟公。

6、卫国(首府濮阳“〔河南省濮阳市〕”)国君(四十一任慎公)卫颓逝世,子卫训继位(四十二任),是为声公。

“周烈王四年魏武侯二十五年鲁共公五年韩哀侯五年秦献公十三年赵成侯三年宋辟公元年燕桓公元年楚肃王九年卫声公元年齐桓公六年”

1、赵国(首府邯郸“〔河北省邯郸市〕”)攻击卫国(首府濮阳“〔河南省濮阳市〕”),占领首府濮阳附近七十三个村落。

2、魏国(首府安邑“〔山西省夏县〕”)在北蔺(山西省离石县西)击败赵国军队。

“周烈王五年魏武侯二十六年鲁共公六年韩哀侯六年秦献公十四年赵成侯四年宋辟公二年燕桓公二年楚肃王十年卫声公二年齐桓公七年”

1、魏国(首府安邑“〔山西省夏县〕”)攻击楚王国(首都郢都“〔湖北省江陵县〕”),占领鲁阳(河南省鲁山县)。

2、韩国(首府新郑“〔河南省新郑县〕”)国务官(大夫)严遂,刺杀国君(四任)哀侯(名不详),贵族们拥立哀侯的儿子韩若山继位(五任),是为懿侯。最初,哀侯任命韩廆当宰相,但对严遂却更亲信。韩廆跟严遂之间,结仇至深,已不可解,互相想置对方于死地。严遂雇请杀手行刺韩廆。韩廆急奔哀侯身旁,哀侯为了保护他,把他抱住。然而杀手并不停止,仍刺杀韩廆;刀锋所及,哀侯也中刃而亡。(《战国策》认为聂政杀侠累和严遂杀哀侯是一件事,《史记》认为是两件事,《资治通鉴》根据《史记》。然而,二十六年间,韩国政府发生两次重大凶案,一次杀宰相,一次除了杀宰相外,还顺手杀了国君,太过突出。所以司马光对此并不敢十分肯定,在给刘道原信中,也曾表示他的怀疑。)

3、魏国国君(二任武侯)魏击逝世,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他的儿子魏罃跟公中缓为夺取宝座,斗争激烈,国家陷于混乱。